吴建富
通讯地址:新葡亰8883ent 新葡亰8883ent
联系方式:13807912073
E-mail:wjf6711@126.com
从事专业:
农业资源与环境
招收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植物营养学”方向的博士生和“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方向的硕士生。
研究方向:
作物营养与养分管理,土壤肥料与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污染土壤修复。
个人简历:
1993年6月毕业于新葡亰8883ent土化本科专业,并留校从事土化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2008年6月获新葡亰8883ent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作物营养与养分高效管理及土壤肥料等方面的研究,在水稻养分管理、土壤培肥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土壤污染生态修复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3部,制定江西省地方标准3项。研究成果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全国节水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获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一等奖2项,获赣鄱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江西省政府首批特约研究员、南昌市政府第四批洪城特聘专家。
主要学术兼职: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和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江西省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第二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科研、教学项目:
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2020年):红壤性稻田土壤硅素供应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研究(31660596)。
2.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子课题(2017-2020年):红黄壤稻田质量次生障碍因素研究(2017YFD0301601)。
3.主持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2019年):赣南废弃稀土矿区尾砂“土壤调理剂与植被”原位修复研究与示范”(20171BBF60059)。
4.主持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2014年):长期定位施肥对红壤性稻田土壤碳库及其组分的影响研究(20122BAB204004)。
5.主持农业部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子课题(2011-2012年):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及生理基础研究(CARS-01)。
6.主持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2009-2012):稻草全量还田下的稻田养分管理研究(2009BNA03800)。
主要成果:
专著
[1]潘晓华,吴建富等主编《水稻免耕栽培理论与实践》,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年。
[2]刘经荣,张美良主编,吴建富,卢志红副主编《农田养分循环利用研究》,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
[3]刘光荣,刘益仁主编,吴建富等副主编,《现代作物养分管理与农业产业升级》,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
(2)发表代表性论文:
[1] Xiaomei Zheng†,Jianfu Wu†,Xiao Yan,Guobing Qin,Rongwei Zhou,Zongqiang Wei.Biochar-induced soil phosphate sorption and availability depend on soil properties: a microcosm study.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2020,1-11.
[2] Guobing Qin†, Jianfu Wu†, Xiaomei Zheng, Rongwei Zhou,Zongqiang Wei *.Phosphorus Forms and Associated Properties along an Urban–Rural Gradient in Southern China. Water,2019,11(12): 1-11.
[3] Zhihong Lu, Xiao Yan, Zongqiang Wei * ,Jianfu Wu *.Co-Amendment of S and Si Alleviates Cu Toxicity in Rice (Oryza Sativa L.) Grown on Cu-Contaminated Paddy Soil.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19,16,57.
[4] Zongqiang Wei, Jianfu Wu*, Xiao Yan, Guorong Ni, Phosphorus and carbon status of a paddy soil under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regimes. Journal of Soils and Sediments,2016,16(6):1727-173.
[5]曾研华,吴建富*,等.机收稻草全量还田减施化肥对双季晚稻养分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作物学报,2018, 44(3):454-462.
[6]曾研华,吴建富*,等.化肥减施条件下稻草还田供硅对双季稻产量及硅素养分吸收的影响. 核农学报,2018,32( 2) : 344-352.
[7]王苏影,吴建富*,潘晓华,等.稻草切碎全量还田抛秧栽培双季稻立苗和生长的影响因素. 农业工程学报,2018,34(11):49-57.
[8]曾研华,范呈根,吴建富*,等.等养分条件下稻草还田替代双季早稻氮钾肥比例的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7, 23(3):658-668.
[9]吴建富,曾研华,潘晓华,等.稻草还田方式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2013,24(6):1572-1578.
[10]曾研华,吴建富*,潘晓华,等.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双季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3,19(3):534-542.
[11]吴建富,潘晓华,王璐,等.双季抛栽条件下连续免耕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5):3159-3167.
[12]吴建富,潘晓华,石庆华,等.水稻连续免耕抛栽对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土壤学报,2009,46(6):1132-1139.
[13]吴建富,潘晓华,石庆华,等.免耕抛栽对水稻产量及其源库特性的影响.作物学报,2009,35(1):162-172.
[14]吴建富,潘晓华,石庆华,等.免耕抛秧稻的立苗特性和立苗技术研究.作物学报,2009,35(5):930-939.
[15]吴建富,潘晓华,石庆华,等.免耕抛栽水稻的营养特性研究.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4(4):659-665.
[16]吴建富,潘晓华,石庆华,等.不同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8,14(3):496-502.
[17]吴建富,张美良,刘经荣,等.不同肥料结构对红壤稻田氮素迁移的影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1,7(4):368-373.
(3)江西省地方标准
[1]江西省地方标准“猪粪堆肥操作技术规程” (DB36/T836-2015),第一完成人。
[2]江西省地方标准“机收双季稻田紫云英高产栽培技术规程”(DB36/T 974-2017),第一完成人。
[3]江西省地方标准“土壤调理剂与狼尾草联合修复稀土尾矿技术规程”(DB36/T-2020),第一完成人。
荣誉和获奖情况:
[1]研究成果“机收双季稻稻草全量切碎还田减肥增效技术集成与应用”,获2019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2]研究成果“峡江水利枢纽抬田工程复种稻田节水增效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19年中国农业节水科技奖三等奖和赣鄱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三完成人。
[3]研究成果“机收双季稻稻草全量还田减肥增效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18年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4]研究成果“双季机插稻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获2016年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5]研究成果“双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获2013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第六完成人。
[6]研究成果“双季超级稻早蘖壮秆强源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 获2012年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和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一等奖,第五完成人。
[7]研究成果“双季水稻免耕抛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与应用” 获2010年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江西省农科教突出贡献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8]研究成果“绿肥-猪-沼肥-水稻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的研究”获2004年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第三完成人。
指导研究生:
(1)博士生:
2019级:胡祖武;2020级:何丹。
(2)硕士生:
2010级:李涛;2011级:丁奇;2012级:赵新帆;2013级:付桃秀;2014级:范呈根;2015级:洪欠欠、胡丹丹;2017级:高绘文;2018级:郑小妹、秦国兵、范钊;2019级:吴多基、姚冬辉;2020级:张金庚、李金烨、贾露露、索猛利。